壓力與情緒密切有關,壓力亦是情緒反應的一種,面對壓力如果是壓抑而沒有適切的出口,不僅解決不了壓力,更可能因壓抑而產生身心障礙,因此於壓力管理的調適策略,包括:
1.壓力情緒覺察:學習情緒之覺察方法,幫助個體壓力情緒之自我覺察。
2.壓力情緒牽引:引導壓力之情緒有出路,而且是安全且不會傷害他人的方式,如與好友分享、向心理諮商專業人員訴說,運動或唱歌。
3.壓力情緒昇華:昇華壓力情緒,如化悲憤為力量,化壓力為動力,將壓力激發之能量用之於積極正向有創意之生產性,如寫作書畫志工。
4.壓力情緒處理:當壓力情緒處理到一個段落,可以冷靜省思,壓力情緒因何而起,自己的反應、影響,處理之效果,歸因整理,以為未來如果在遇到類似壓力如何有效的導引情緒。
5.壓力情通續和:壓力之情緒處理策略不惟一時之因應,更可預防性之自我提醒,消極上避免壓力情緒之升高,積極上事先做好壓力之管哩,預防甚於治療,時時疏離情緒,當成一種生活的功課讓情緒情通緒和。
該如何養成好的減壓行為呢?
1.好行為多:思考個人之行為清單哪些與降低壓力有關,如早起就不容易遲到。前天就把公事包準備好,就不會因匆忙而忘記帶東西。養成備忘錄就不會掛一漏萬。不答應太多事就不會時間不夠用。培養生活中能減壓的好行為,壓力就會減少。
2.壞習慣少:思考個人之行為清單哪些與壓力有關,列出後排出消除優先順序,逐一削弱獲得改善,例如:老章喜歡與人抬槓,常造成人際衝突壓力,影響升遷。
3.安排生活:生活中事與人之安排常深刻影響壓力之有無,如不適配人之組合,可能引發人際間不舒服或衝突,親如夫妻亦然如此,生活中之事件安排若太多或太緊也會引發壓力,因此於生活上學習取捨、簡單、有緊湊亦有閒暇,對於壓力之預防應有幫助,對於有些的確為生活壓力所逼,除接納外,至少於內心中存著希望,相信有朝一日會過得更好!
4.角色扮演:角色扮演常常帶給我們壓力,尤其面對新的角色或不易搬演的角色,甚至是不想扮演的角色,然而藉由預演式的角色扮演,例如老師之試敎,演說者之試講,熱我們學習扮演人生中有些無法逃避之角色,"盡本分,做好事,做什麼,像什麼!"。
5.模仿學習:由自己週遭相同條件者其遭遇類似壓力之處理方法中,效果不錯且合於自己能力者亦可模仿學習,如學生考試壓力大,看到同學整理筆記重點的方法不錯,對考試準備事半功倍,因此模仿學習,效果良好因此壓力減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